产品中心
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带动西安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小九直播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8-21 01:09:13

  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中央实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和扶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政策以来,西安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1993年,给西安题词:“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把西安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外向型城市”,高瞻远瞩,指出了西安的突出优势和发展趋势。最近又在西安主持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强中西部地区发展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的策略,不仅仅具备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要摆到更突出的位置。我们贯彻的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一体化战略,抓住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改变地处内陆的不利条件,形成了新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全市经济总量连续8年保持了年均13.8%的增长速度。

  回顾总结这些年西安发展的基本经验,分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反思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一些国家和地区搞泡沫经济的教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地方,特别是像西安这样一个大的中心城市,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体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升级的重点。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们在去年底召开的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上明白准确地提出,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这两个“轮子”来带动西安经济实现新的跨跃。

  一、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是西安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制定经济发展的策略,最重要的是选择好主导产业,以此合理配置资源,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选择主导产业一定要扬长避短,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而不要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这样才有机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打出自己的发展“品牌”,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一,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发挥西安最具特色的突出资源优势。城市最突出的资源条件,反映城市性质定位。西安是一个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国都地位长达1000多年,其中的周、秦、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西安文化遗产丰富,是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秦岭北麓的山地风光与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使西安的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09个类型中占据80种,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西安还是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29所、军事院校8所、成人高校29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列全国城市前位。全市有38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代表国家尖端技术的国防科技工业优势明显,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第一;西安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各类科研及开发创新机构3000多个,其中有524个大中型科研机构、50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测试中心,每年有近两千项科技成果与发明专利问世,我国第一台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一台星载计算机、第一块集成电路就是在西安诞生的,综合科技优势居全国第三。西安突出的科技、旅游比较优势,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二,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当今世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社会正开始走进由传统工业向知识经济转折的新时代。目前,以微电子、信息、航天、生物、海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益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成为他们保持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知识经济相对一般工业经济而言,具有高集约性、高增值性、高技术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一些权威专家分析认为,21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主导产业是:光电子、信息通讯、健康和福利、环境和新能源产业。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世界各国进入了“住”与“行”的消费升级阶段,市场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住房、信息、旅游、教育成为跨世纪的四大消费热点。我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开始由温饱迈向小康,已积累了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巨大潜能。从西安乃至全国看,市场需求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由同质消费转向个性消费,由一般物质需求转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顺应了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能有效地防止泡沫经济,解决结构性生产过剩的矛盾,提高经济质量,保持可持续发展。西安科技力量强,但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二元性经济结构明显,就业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共存,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大发展,既能拉动相关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又能容纳社会就业,特别是旅游业可以促使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商贸也是我市的一大优势,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西安已成为我国北方中西部的商贸流通中心。但为什么没有把商贸也作为我市跨世纪发展的主导产业提出来,我们主要考虑,一是与其他城市比较,我市商贸的优势不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突出;二是在我市商贸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已融为一体,是构成大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西安商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旅游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带来新的商机。

  第三,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两大主导产业,西安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近些年来,我们坚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科教兴市,大力实施科技产业化工程,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西安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践来看,技工贸总收入、工业产值和利税由1991年启动时的2.1亿元、1.3亿元和0.24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140亿元、90亿元和10亿元,8年间分别翻了六至五番,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能力和发展潜力列全国53个开发区的前位,已成为我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四个科技工业园区之一,创业中心成为国家确定的国际企业孵化器之一。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400多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已达23家。全市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发和生产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进口,有的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由90年代初的10%提高到现在的3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前些年的20%左右达到现在的41.7%。

  这些年,我们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加快建设旅游设施和景点,兴办大旅游产业。全市现有涉外宾馆、饭店近40家,国际旅行社25家,国内旅行社80多家,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有20多万人,具有国内一流的导游服务队伍。形成了具有古都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打出了以秦兵马俑、古城入城式、丝绸之路游、仿唐乐舞、城墙马拉松赛等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品牌。1998年接待海外旅游者48万人次,外汇收入1.9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0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亿元。

  去年,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5%、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经济总量的13%左右,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西安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了13.5%的速度,增幅跃居中西部各大城市之首。

  综上所述,西安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体现城市的性质,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

  二、遵循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主导产业的主攻方向,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主导产业一般来说是指产品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带动系数最大的产业。从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特点看,二者都是相关产业群的核心,它们不仅能开拓新的生产领域,而且对相关产业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可开拓计算机及软件、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环保等新型产业,促进机械、电子、汽车、医药、运输、包括农业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旅游业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神产品生产、城市文明化程度的提高,还可带动交通、通讯、建筑、商贸、餐饮、服务、旅游纪念品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从西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实践来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不仅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及新能源、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而且还促进了我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设备、食品饮料工业、医药制造等传统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商贸、餐饮、宾馆,金融、保险,航空、铁路、公路运输,通讯、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电力、水源、热力、天然气供应、市内交通、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而且也刺激了文化娱乐、文博、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再从西安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1952年,西安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7.18:26.11:26.71,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消费型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37亿元。“一五”期间,国家集中注入式地在西安布局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加工业,新建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一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8.02亿元,年均增长15.77%,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06:49.50:24.44,西安由此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从“二五”到“五五”,西安的机械、冶金、化工、纺织、轻工等一般加工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三次产业中二产比重继续上升,一产和三产比重在缓慢下降,基本保持在19.12和23.29的水平,二产比重上升为57.59。“七五”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中期,西安开始注重发展旅游业和民。“七五”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7.54亿元,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比重为11.86:42.67:44.60。进入90年代以后,西安把科技、旅游、商贸作为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旅游业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的途径,国内生产总值从“八五”以来平均保持了14%左右的增长速度,1998年达到560.4亿元,比“七五”末翻了两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8:44.31:46.41,结构更趋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产业结构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增强了人们的科技意识、都市意识、文明意识和现代意识,带来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了西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城市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西安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要从整体上规划发展目标,选好主攻方向,构筑起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重点培植、壮大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现代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以大唐电信、海星科技、长岭圣方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计算机、超能电器等;以协同、思维、未来国际、金叶西工大、通视数据、信利科技、博通资讯等骨干企业,建成西安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应用网络开发基地。在光机电一体化方面,以交大开元、长风集团、庆安冷机、西电三菱、联合电子、兄弟标缝、康鸿电子等为主体,重点发展机、新型制冷设备、新型输变电设备、工业自动化及控制系统等;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方面,以杨森、东盛、金花、西安医药园、力邦制药、绿谷制药、步长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型抗感染、抗癌、基因工程药物和保健药品等;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以西飞、西航、067基地、向阳公司、卫星测控中心等一批科研院所为骨干,重点发展支线客机、微型飞机、运输技术、卫星综合应用等。

  ——积极推进用高新技术装备环保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由于环保产业与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冶金、建材、能源,以及农业、旅游、城市环境美化等相互渗透,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西安要加大用高新技术装备环保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的力度,重点抓好开发环保设备、环保服务和清洁生产技术及产品,加快机械装备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等一般加工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工程的步伐。如开发除尘脱硫设备、环境自动监测与灾害预报系统、高效清洁油气燃烧机、天然气汽车;发展无氟冰箱及制冷压缩机、无氟制冷剂、无污染洗涤剂,以及新型复合材料;发展新型高压输变电设备、数字电视、工业缝纫机、自动化仪表、数控机床等装备工业。

  ——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工程、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西安在用高技术改造农业方面,应大力应用生物遗传基因和胚胎移植技术,培育出一批高产抗旱、抗病虫害的农作物,以及优质多产的畜禽新品种;应用计算机智能管理、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发展高效率、自动化管理的蔬菜、花卉工厂,无土栽培和工业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应用精细化工、生物合成等新技术,开发无毒、低毒、高效的化肥、农药、饲料新产品;应用遥感、航测、电子信息等技术,建立农业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作物生长的预测系统,种子信息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应用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推广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综合开发、绿色无公害技术,发展农产品的保鲜、贮存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大力发展具有古都文化特色的都市型旅游业。西安要以建成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以古都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都市旅游为主线,突出西安的文化个性特色,构筑人文、自然、民俗、商贸、科技、文化交相辉映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整体品牌和一体化的大旅游产业,广泛吸引国内外各个层次的游客。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与资源开发、文物保护、生态平衡、城市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国际、国内旅游并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休闲旅游、修学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等参与性更强的旅游项目。

  ——发展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教育产业,积极开拓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学概念,教育产业不仅是新的消费热点,也是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即知识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西安的高等院校集中,师资力量雄厚,民办高校发展很快,在校生万人左右的已有4座,各类职业学校方兴未艾,发展教育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西安艺术人才济济,是一个文化大市,长安画派、陕西作家群、户县农民画以及皮影、剪纸、秦绣、社火等民间艺术蜚声中外,拥有一大批著名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文化名流,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强优势,要在宏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雅俗共赏的文化产业。

  发展主导产业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培植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关系。突出两大主导产业,并不是说别的产业不重要,或削弱其他产业。而是要以此为突破口,优势重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市场的调节,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根据西安现有的基础和市场的需求,西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预期目标是:到2005年和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和10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0%和40%左右;年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分别达到75万和1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分别达到1500万和20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分别达到3.5亿美元和5亿美元,全社会旅游总收入分别超过250亿元和500亿元,分别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和20%左右。

  三、坚持政策引导,完善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两大产业的创新开发和支撑服务体系,实现西安经济社会的整体跃升

  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面向新世纪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既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课题,必须实施有效的扶持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建立新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筑起强有力的创新开发体系和社会服务支撑体系,使这两个“轮子”跑得更快。

  1、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发展主导产业的政策法规和相应的投融资体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包括用知识管理的大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场产业革命和激烈的市场搏击。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第一经济增长点来培植壮大,把旅游业作为全社会的大产业来发展。政府要加强产业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加强综合协调,在管理机制、资源配置、配套设施、力量组织、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和旅游体制改革,打破行政隶属和部门分割的界限,吸引大厂、大院、大所的科研人员,领办和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全市办旅游,以规划为龙头、产品开发为纽带,整体开拓旅游市场。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运作机制,发展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增强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要设立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旅游业发展“基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和社会融资为支撑的风险投资体系,增强对主导产业的投入。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改变利益分割、管理分散的现象,防止重复建设及资源生态的破坏,确保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创新,构筑西安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创新体系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体系。要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区孵化创业中心为基地,以企业为主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大力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国防科技研究机构、大企业及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新区实行“强强联合”,积极引进国外研究机构、跨国公司与我市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实行合作。加强孵化创业中心和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试基地的建设,使创新的成果由小批量生产迅速辐射扩散,形成产业规模。要启动“科技创新工程”和“旅游精品开发工程”,不断探索产学研、军民两用、科技园区和旅游开发区建设等有效形式,以点带面,滚动发展。进一步加快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园区的建设,加快以西安明城墙为中心的古都旅游区、临潼风景区、曲江和未央湖度假区、周秦汉唐四大遗址保护区、秦岭北麓自然风光景区的建设。要抓好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开辟以西安为中心,西至敦煌、东至洛阳、北至延安、南到汉中的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休闲娱乐、现代都市科技五大旅游主体产品系列,形成整体品牌,实现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突破。

  3、集成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和市场开拓体系。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实现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进行资产重组,发展一批上市公司,吸纳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把企业和品牌做大。要着力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放手放开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民营科技小企业。组建发展陕西、西安两个旅游企业集团,同时,壮大以服务、旅游为依托的几个商贸和餐饮集团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改变西安旅游企业“小、弱、散”的现状,优化配置旅游资源,转换经营机制,增强竞争能力,实现规模效益。在行业的指导下,搞活旅行社和满足旅游要素的经营单位,实行多元化发展,形成全社会大办旅游业的格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搞好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的综合整治,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建立高科技信息网络、产品销售网络和旅游促销网络,突出西安两大主导产业整体形象的宣传,进一步提高西安的知名度,树立西安的良好形象。

  4、加大投入,建立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无论当前与未来,基础设施和社会中介咨询服务,都是一个地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的关键因素。要积极争取、全力配合国家建设西安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西安至南京铁路,建设西安南客站。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西安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市内交通,邮电通讯、公众信息和商业信息网络,改造城市和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要争取开通新的国际航线和旅游专线列车,提高接待运送游客的能力。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在城中心逐步推开无煤区,加快天然气改造工程,控制烟尘和汽车尾气排放,解决黄土的硬铺装和软覆盖,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大气质量,保护水源,搞好城市污水处理,改善城市径流河域的水质,控制城市噪音,推广城市垃圾袋装和无害化处理。各行政部门要改进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规划建设、劳动人事、社会保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管理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要在健全生产要素交易、风险资本和产权交易等市场中介组织的基础上,全力发展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管理培训、人才中介、项目推介、法律事务代理、社会保障及会计、公证、资产评估、质量认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便捷、实用和有效的服务。在城市道路、旅游景点、涉外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带中英文标识的景观介绍、街道名称及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开设科技成果和旅游资源的多媒体信息资料库和查询网络,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社会服务支撑体系。

  5、重视知识,建立吸引、培养创新开发人才和培育具有高素质劳动大军的机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个人的收入水平越来越明显地以劳动者素质为基础。要真正把科教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重视基础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和职业培训,切实搞好生产服务第一线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发展主导产业储备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劳动大军。要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提供更适合于各类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环境,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各类科研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专家,来带动和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进行联合科研开发,建立高级人才交流中心、归国留学生创业中心和设立高级人才创业种子基金等新型组织结构,吸引留学生回国创办高科技公司,扶持高校、研究院所的在职科技人员自筹资金或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创办科技公司,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为高级人才提供施展其才华的舞台,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快出、多出科研成果的机制与氛围。

  我们即将迈入新世纪的门槛,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必将对西安21世纪的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有着诸多的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打自己的品牌,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抓紧当前,立足长远,争取经过数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使西安逐步跻身于发达城市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