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农村的70、80、90后将分别面临2大难题早准备早解决
长期研究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我,近年深入全国17个省份152个农村社区调研后发现,农村70、80、90后人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和农村人口结构急剧变化,未来3年内,这三个年龄段的农村居民将分别面临两大难题,需要提前应对。
农业农村部2024年发布的《全国农村人口流动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村非流动人口中,70后约占14.6%,80后约占18.3%,90后约占15.7%。
这三个群体构成了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处境必然的联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国家统计局2024年人口抽样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农村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9.4%,远高于全国中等水准的14.9%。
中国社科院2025年初发布的《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研究报告》指出,农村70后平均需赡养1.8位老人,其中28.7%的人同时需要照顾3位及以上老人。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2024年调查发现,农村65岁以上老人年均医疗支出达7840元,比2020年增长了62.3%。
农村70后家庭平均每年花在老人医疗上的支出约为1.4万元,占家庭年收入的24.6%。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2024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农村70后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养老保险的比例为68.3%,但平均每月缴费仅为210元,对应的未来月领取养老金不足800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家医保局2024年调查发现,农村70后中有21.7%的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医疗支出压力日益增加。
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到40.7%,但区域差异巨大。
农村70后作为土地的主要承包者,面临着是继续传统耕种还是流转土地的艰难抉择。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4年调研表明,农村70后中有42.3%的人希望能够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但面临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不足的困境。
即使流转土地,农村地区平均每亩年流转费仅为762元,一个三口之家即使拥有10亩土地,年流转收入也只有7620元,难以维持生活。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25年初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只有17.3%的农村70后掌握了一种以上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有效的进行农业产业升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4年发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报告》显示,农村80后中从事制造业的比例达到41.2%,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这一群体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
2024年第四季度,41-45岁农民工失业率为5.2%,高于整体农民工中等水准的4.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24年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农村80后职业技能培训参与率仅为23.7%,远低于城市同龄人群的47.8%。
更令人担忧的是,参与培训的农村80后中,仅有35.2%的人通过培训成功转型到新行业,大多数人面临培而不就或就业不稳定的困境。
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报告》预测,未来3年内,传统制造业将减少约1500万个低技能岗位,这对技能单一的农村80后构成严重挑战。
中国劳动学会2025年初调研发现,农村80后中有67.3%的人职业技能水平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报告说明,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比例高达32.4%,比城市家庭高出8.6个百分点。
农村80后普遍面临子女高等教育费用压力,一个农村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平均总费用达18.7万元,约为农村普普通通的家庭3.5年的收入总和。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24年调查显示,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重点高中的比例仅为16.3%,而城市学生这一比例达到35.2%。
农村80后子女考入211-985等重点大学的比例仅为3.7%,不到城市学生的1-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4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农村80后家庭平均每年用于子女校外培训的支出为6240元,虽然低于城市家庭的15670元,但占家庭收入比例更高,导致28.3%的农村80后陷入教育负债困境。
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2024年调查表明,有42.7%的农村90后希望返乡创业,但成功率仅为17.5%。
返乡创业者平均投入启动资金9.8万元,但有31.4%的项目在两年内失败。
创业失败的三大原因为:市场开拓不足(38.7%)、资金链断裂(27.6%)和专业相关知识欠缺(21.3%)。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研究所2024年报告数据显示,农村90后创业贷款获批率仅为52.3%,远低于城市同龄人的78.6%。
**平均每个农村90后创业项目能获得的贷款额度为15.7万元,仅为城市同类项目的68.2%。
住建部2025年1月发布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农村90后在一线城市购房,房价收入比高达23.6倍,二线倍,远超国际警戒线倍标准。
在城市工作的农村90后中,仅有15.7%有自己的住房,46.3%租房居住,剩余的主要依靠单位宿舍或与亲友合租。
民政部2024年《中国婚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村90后男性未婚率高达47.3%,远高于城市同龄男性的32.8%。
人口性别比失衡是主因之一,农村地区90后人口性别比为130:100,远高于城市的108:100。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24年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平均彩礼金额达到18.7万元,相当于农村90后男性家庭4.2年的收入总和。
农村90后男性中,有36.7%的人因无力承担彩礼而推迟或放弃婚姻,这一数字在2010年仅为11.2%。
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农村90后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8%,高于全国中等水准的11.3%。
农村90后中有27.5%的人自述经常感到焦虑或压力,但接受过专业心理咨询的比例仅为2.3%。
面临的三大压力来源依次为:经济困难(42.7%)、婚恋问题(31.6%)和职业发展受限(21.5%)。
农业农村部2025年初推出的农村新生代振兴计划,专对于农村70、80、90后设计了差异化支持政策。
该计划在16个省份试点,提供包括技能培训、创业贷款和养老保障等一揽子支持。
国家发改委乡村振兴司近期发布《关于加强农村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到2027年,培育10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建立健全适合农村不同年龄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认为:解决农村中青年人群面临的难题,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合力,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具体措施。
建议70后热情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尽可能选择较高缴费档次,为将来做好准备。
返乡创业者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避免盲目投资;有条件的可参加创业培训,提高成功率。
农村70、80、90后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乡村振兴就难以线年是关键期,这三个群体面临的难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需要因人制宜、提前准备、主动应对。
你是农村70、80、90后中的一员吗?面对这一些难题,你有什么切身体会和应对之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